始於印度的禪,梁,魏時傳來中國,在中國發揚光大,隋唐之後再傳到日本。遺憾的是如今作為禪的聖地聞名於世的反而是日本,禪的英文翻譯「Zen」,也是來源於日語發音。日本文化多來自中國,讓許多國人感到驕傲,但遺憾的是許多文化卻是由日本傳播到世界。比如盆景,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,在英文里也是日語發音「Bonsai"。
禪文化一直被西方人推崇,蘋果公司的創始人賈伯斯也曾跟隨日本禪師學習禪修。尤其是近年來,禪文化引起更多西方人的關注,到日本來體驗禪修的西方人絡繹不絕。為什麼他們會遠道而來,專門體驗禪修呢?
日本的電視台做了這樣一個採訪。
一位德國的醫生利用休假時間來到京都府龜岡市的常德寺體驗禪修。
寺廟提供來禪修的人的住宿,費用一日3000日元。
同時有照顧外國人的修行僧侶,一位來自墨西哥的年輕人。
每天的修行生活從5點坐禪開始。15分之後誦經,6點站禪、步禪、坐禪。7點掃除,7點30分吃早飯。9點勞動,12點吃午飯。2點再開始坐禪,4點做晚飯,5點吃晚飯。晚上7點坐禪,9點睡覺。坐禪、勞動、掃除、誦經,簡單的自給自足的生活。
飯食非常簡單,米飯、菜湯加泡菜。吃飯不能發聲,每人默默地就餐。三餐都是同等量,最後用開水涮碗,喝下去後結束。
黃昏開始的誦經,由主持領誦。
常徳寺の住職、京都國際禪堂代表的寶積玄承住持這樣說:「消費文化ではなく「在る」ものを大切にするという一面を、禪は取り入れている。それが大切だということに外國人たちが気付いたと思う」。大意是禪認為物質生活不能只是掛住消費,更重要的是珍惜世間既存的萬物。這種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認識到。」
選擇禪修的人都有各自的理由,最主要的是減輕工作壓力,生活煩惱等。
這樣的樸素生活,食材是來自借來的小小的菜地,由僧侶自己栽培。也總是得到當地村民的幫助。
勞動是每日的必修課。很多外國人是初次體驗用抹布擦地板等。
談到感受,通過這裡的禪修,學到了慾望是可以改變,煩惱可以消除,調整心態。
抑制自己的慾望。瞑想和坐禪來集中自己的意識。這樣讓自己從各種壓力中解脫出來,超越自己。
結束短期的禪修,來自德國的醫生打包回國,繼續修行的僧侶目送他遠去,回到寺廟。
雖是短時間的禪修,在這裡可以放下雜念,單純的面對生活,心裡有了更多的空間去觀察,找到自己,認識自己,改變自己。用一個不一樣的視點去面對新生活。
怎麼樣,你不想試試?
文章來自: https://read01.com/35zAO6.html
留言列表